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动态 >

在线客服


400-019-7717

电话:0512-66058716
电话:0512-66058956
电话:0512-66056577
传真:0512-65687357
邮箱:baoyt@byttest.com

第三方检测自费费用虚高_行业资讯_恒温恒湿试验

发布时间:2014-12-29    作者:苏州宝昀通


近年来,随着食品、日用品等产品安全事件井喷式的爆发,人们对产品质量安全的关注日益提升。然而,多数第三方检测机构并未向个人消费者敞开大门,私人送检困难重重且费用奇高,许多消费者在与商家因产品质量问题发生纠纷时,最后只好选择放弃维权。

      检测机构为何顾虑重重

      “我们这里不做个人检验,非要做的话,得有企业证明。”某纺织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工作人员表示,如果没有企业证明,检测后的报告也只能提供检测数据,并不包括产品名称。如果消费者要维权的话,这样的报告并没有法律效力。

      为何检测机构对个人自行送检“另眼相看”?有业内人士坦言,一些高校成立的检测机构为了生存,或者为吸引更多资金投入,会与某些行业中的大型企业合作,成为其研发单位,他们不接受个人送检也就不难理解了。

      有 网友议论,检测检验机构是因为个人送检产品数量太少才不愿接受的。的确,个人送检付费和企业送检相比会低很多,送检手续也很麻烦,对检测检验机构来说,为 个人做检测服务很不划算。此外,一般个人送检都是为维权证明的,机构可能会由此卷入官司,也就不乐于为个人出具证明。还有一些机构对企业送检的产品检测 时,不排除存在利益关系而让对方过关。

      检测检验机构也担心检验产品的来源。“如果消费者拿假冒产品来检测,所得数据为不合格产品的话,真正的生产企业会最终选择对检测机构进行诉讼维权。”一些检测检验机构表示,出于这种顾虑,也往往不愿接受个人送检的产品。

      北京中伦文德太原律师事务所解释,法律并未强制检测检验机构必须向个人消费者提供检测服务,他们不接受个人送检并不违法。

      私人送检费用奇高

      对于高昂的检测费,有业内专家表示,这是因为现在的检验检测机构缺少竞争。此前,山东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副所长赵长峰曾表示,具有政府背景的检测机构应该整合成统一的权威检测平台,同时鼓励社会资本发展第三方检测平台。

      即 便消费者愿意自掏腰包进行监督维权,但很多检测机构其实都不太愿意接受以个人名义送检。广州某检测机构的一位工作人员就明确表示,“理论上个人是可以送检 的,但一般来讲我们都不太愿意去接受,因为很难分清是不是因为企业竞争而做的。这类事情太多了,以前的很多食品安全问题,可能都是因为对手私下操作的。我 们只能对样品负责,也很难测出来真正有问题的项目。有很多人会拿着认为有问题的酒、奶粉来我们单位检测,但通常也测不出什么问题。测试是需要检测很多项目 的,通常会有五六十个项目或更多,价格也很贵。”

      此外,消费者即使能够承担相关的费用,并且检测机构也愿意检测,其结果能不 能真正作为维权的证据也是问题。前述检测机构工作人员就表示,“一份样品不能说明问题,需要有更多的数据支持。如果是十个、八个人都食用了相同的产品出问 题,才可能有相关性。理论上讲,如果某一种畅销食品导致食品安全问题,那就不会是零星个案,而应该是时间上相对集中、空间上到处分布的暴发态势。不然,就 有理由怀疑这个食品是不是真有问题。”

      据广州市质监局内部人士透露,“这种情况我们经常碰到。会有人拿着样品想让我们检测。 但是没有明确规定说个人是否可以送检。从我们领导的角度是不愿意接受个人委托的。从法律角度个人送检无法律效应和依据。从消费者角度,他们得不到想要的答 案!从工作的角度我们没有办法给出正常的报告。究其原因是一个产品的检测涉及面太广,从抽样到出报告无法完成正常的流程。”

      前 述质监局内部人士甚至认为,消费者这么做有点本末倒置,他表示,“消费者不应该去做这样的事。有明确项目的可以做出检测结果,但是消费者检测的目的绝大部 分问的是是否安全,政府部门一般很少接受这样的诉求。这个无法给出答案。原因是政府公信力会丧失,消费者缺乏安全感。第三方测出的结果也很难证明企业问 题,个人送检缺乏法律效应,因为证据链不完整,而且也无法用来追诉。”

      快检产品为何成为新宠

      去检测检验机构送检难且贵,那么,越来越关注生活品质、产品质量的消费者维权如何不犯难?调查发现,一些畅销的快速检测试纸、试剂解了“燃眉之急”。

      “其 实老百姓的诉求很简单,就是想知道购买的产品质量是否合格,使用是否有安全隐患。”曾经遭遇检测尴尬的太原市民小李这样说。“再遇到产品质量问题,我也不 会去检测检验机构了。”小李告诉记者,他现在学会自己检测食品质量了,从网上购买一些快速检测检验试纸,可以检测食物中亚硝酸盐含量等。与小李一样,不少年轻人也经常从网上购买一些试纸、试剂来进行食品检测。

      在 淘宝网键入 “快速检测”关键词,会出现10860件相关商品,销售快检产品的相关商家也有近百家。北京六角体、智云达、广州达元等知名品牌均已推出家用产品并启动网 络销售。目前,快速检测试纸、试剂很多,基本涵盖了生活中各种常遇到的检测检验项目。如不锈钢制品检测试剂、农药残留快测卡、漂白添加剂检测试纸、甲醛检 测试剂等。

      快速检测的结果可信吗?“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是政府的事,老百姓家里备上一堆快检产品算怎么回事?”对快检产品大行 其道,一位记者提出不同看法。他说,快检产品本身的准确率和消费者个人操作等因素都会影响检测结果。有些快检产品自身就存在问题,如果认为快检可完全保证 产品的质量安全,显然是“掩耳盗铃”。

      完善第三方监督

      消费者要监督、维权,食品检测报告或者是最有力的证据,但是在上述种种问题的制约下,让消费者施展监督权似乎显得有点束缚。广州市消费者协会监督员谭健基认为,“现在鼓励第三方检测机构参与,是政府购买服务的措施,也是要收费的。”

      以 消费者个人送检奶粉为例子。谭健基认为,没有这个必要,因为也得不到双方的认可。“如果遇到了食品安全问题,在商场或者别的地方买东西,消费者需要凭着票 据,向商场的食品部反映,食品部会联系当地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药监局会处理,并进行检测。商场和供应商都会参与进来。如果真的检测有问题,企业会负 责这个检测费用的。”

      事实上,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副院长郑风田则更倾向于要完善第三方的监督。在郑风田看 来,我国有两亿多分散小农户,50万家食品生产企业,每一个生产环节、每个品种如果都让政府部门来监管几乎是不可能的。但如果依靠第三方的社会监管组织, 包括各种消费者维权组织等,就可以大大弥补政府监管能力的不足。

      “在欧美等国家,他们往往通过NGO组织,把分散的消费者组织起来,发动其抵制某些产品,比如对某些来自血汗工厂、来自对环境污染大的产业的产品等等。”郑风田指出,某些企业的行为或者法律无法约束,但是消费者的联合抵制可以产生很大的威慑力。

      2011年,一份秦皇岛检验中心出具的报告显示,国内蜂蜜大品牌中粮悦活枸杞蜂蜜、冠生园纯天然蜂蜜被检测出含有一种名为“大米糖浆”的添加物。因为蜂蜜中不得添加或混入任何淀粉类、糖类、代糖类物质,两款蜂蜜被指为假蜜,因此引发蜂蜜行业一波地震。

      郑 风田指出,将此次假蜂蜜公之于众的“绿篮子”是一个志愿科普团队,其属于第三方的社会组织。“如果这些组织得到加强,利用他们的专业性,就可以充分动员全 社会的力量来监管。这在某种程度上等于是对我国食品安全生产的每一个环节都竖起了全天候的监管网,可以让那些作假的企业无处藏身。”郑风田认为。